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692篇
  免费   320篇
  国内免费   268篇
耳鼻咽喉   20篇
儿科学   50篇
妇产科学   44篇
基础医学   454篇
口腔科学   83篇
临床医学   489篇
内科学   557篇
皮肤病学   22篇
神经病学   184篇
特种医学   316篇
外国民族医学   1篇
外科学   333篇
综合类   476篇
一般理论   1篇
预防医学   243篇
眼科学   93篇
药学   384篇
  3篇
中国医学   179篇
肿瘤学   34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135篇
  2020年   94篇
  2019年   112篇
  2018年   132篇
  2017年   98篇
  2016年   79篇
  2015年   145篇
  2014年   170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29篇
  2011年   264篇
  2010年   171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55篇
  2007年   203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215篇
  2004年   121篇
  2003年   148篇
  2002年   104篇
  2001年   99篇
  2000年   83篇
  1999年   94篇
  1998年   94篇
  1997年   85篇
  1996年   80篇
  1995年   70篇
  1994年   70篇
  1993年   36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46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43篇
  1986年   31篇
  1985年   21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8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6篇
  197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8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肌钙蛋白Ⅰ测定在感染性休克监测中的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观察感染性休克患者的肌钙蛋白变化,并分析其与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随机观察了我院急诊科28例感染性休克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进入急诊抢救室治疗。于入院后6h及24h测定肌钙蛋白。记录患者的年龄、性别、心电图变化、预后及APACHE Ⅱ评分等。评估全部患者的肌钙蛋白升高率。分析肌钙蛋白与肌酸激酶及其同工酶的相关性。将患者分为肌钙蛋白升高组与肌钙蛋白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APACHE Ⅱ评分、死亡率、最大血管活性药物需要量。结果 全部患者中有16例患者肌钙蛋白升高,升高率为57%。肌钙蛋白与肌酸激酶同工酶相关。肌钙蛋白水平与APACHE Ⅱ评分、最大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无相关性。升高组死亡率较正常组高,两组间APACHE Ⅱ评分无差异(P=0.34),升高组最大血管活性药物用量指数更大(P=0.03)。结论 肌钙蛋白可在感染性休克患者中升高,与肌酸激酶同工酶相关。肌钙蛋白升高患者预后差,对血管活性药物的需求更大。肌钙蛋白测定可作为感染性休克预后监测的一项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92.
王正希  姚穗 《医学临床研究》2004,21(12):1355-1357
【目的】研究足月妊娠妇女静脉血中瘦素 (Leptin)水平及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Ⅰ (IGF Ⅰ )水平与其体重的关系。【方法】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 90例孕 37~ 4 1周正常妊娠妇女 (研究组 )及 30例健康非妊娠妇女(对照组 )的血瘦素水平及IGF Ⅰ水平 ,并对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①妊娠晚期妇女静脉血中瘦素水平为(9 .95± 2 .4 4 ) μg/L ,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的 (5 .30± 1.31) μg/L ;妊娠晚期妇女IGF Ⅰ水平为 (2 0 3.96± 5 6 .6 9) μg/L ,明显高于对照组妇女的 (180 .31± 5 0 .2 4 ) μg/L。②妊娠晚期妇女瘦素水平与新生儿体重无明显相关 (r为 0 .93和 1.5 7,P >0 .0 5 ) ;妊娠晚期妇女IGF Ⅰ水平与新生儿体重明显正相关 (r为 4 .5 5 ,4 .94 ,2 .4 6 ,P <0 .0 0 1和P <0 .0 5 )。【结论】①妊娠晚期妇女血中瘦素水平增高 ,推测其与孕妇的脂肪积累和体重增加有关。②妊娠晚期妇女血中IGF Ⅰ可能参与促进胎儿生长发育的过程。  相似文献   
93.
目的:肾移植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及时发现和正确处理排斥反应。探讨无创伤性形态学和血流动力学检查手段彩色多普勒超声在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中的作用,为临床评估肾移植效果及移植肾功能提供客观的辅助性数据。方法:选择2004-01/2005-12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江苏省人民医院行同种异体移植肾患者57例,其中经穿刺活检证实或最后临床诊断为急性移植肾排斥反应者22例,未发生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的移植肾功能正常者35例,患者均知情同意。采用Philips EnVisor彩色多普勒超声血流显像仪,对急性排斥反应肾移植患者进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检测,观察排斥反应患者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前后移植肾脏的大小、形态结构、肾内血管树分布、血流灌注以及各级动脉血流参数(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等指标的变化,并与移植肾功能正常患者进行比较。结果:急性排斥反应组2例患者发生严重并发症死亡,进入结果分析急性排斥反应组20例,移植肾功能正常组35例。①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肾移植患者移植肾体积明显大于肾功能正常组(P<0.01);肾实质增厚,皮髓质界限模糊。给予甲基强的松龙冲击治疗后急性排斥反应组患者肾脏厚径显著小于治疗前(P<0.05);肾实质回声减低,皮髓质交界变清。②发生急性排斥反应时肾移植患者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显著高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P<0.01)。治疗后急性排斥反应组患者肾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与移植肾功能正常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作为一种简便、经济的无创性技术,对移植肾血流阻力指数、搏动指数的追踪观察可为临床上评估肾移植效果提供较可靠的客观依据,对移植肾急性排斥反应的早期诊断有较高的评估价值。  相似文献   
94.
目的:探讨乳腺癌根治术后创面采用不同引流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19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67例应用简易负压引流瓶进行腋窝、胸骨旁双负压引流,不用加压包扎;对照组52例采用传统的皮瓣加压包扎加腋窝负压引流,对两组术后负压引流的引流量及皮瓣下积液、皮瓣坏死发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术后前3d引流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观察组皮瓣坏死、皮瓣下积液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对乳腺癌术后患者采用简易负压引流瓶双管引流法,比加压包扎单管引流法引流更充分,可明显降低皮瓣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5.
Acinetobacter baumannii has emerged as a notorious multidrug-resistant pathogen, and development of novel control measures is of the utmost importance. Understanding the factors that play a role in drug resistance may contribute to the identification of novel therapeutic targets. Pili are essential for A. baumannii adherence to and biofilm formation on abiotic surfaces as well as virulence. In the present study, we found that biofilm formation was significantly induced in an imipenem-resistant (Impr) strain treated with a sub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of antibiotic compared to that in an untreated control and an imipenem-susceptible (Imps) isolate. Using microarray and quantitative PCR analyses, we observed that several genes responsible for the synthesis of type IV pili were significantly upregulated in the Impr but not in the Imps isolate. Notably, this finding is corroborated by an increase in the motility of the Impr strain. Our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ability to overproduce colonization factors in response to imipenem treatment confers biological advantage to A. baumannii and may contribute to clinical success.  相似文献   
96.
Long-term cultural experiences influence neural response to one''s own and friend''s faces.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an individual''s culturally specific pattern of neural activity to faces can be modulated by temporary access to other cultural frameworks using a self-construal priming paradigm. Event-related potentials were recorded from British and Chinese adults during judgments of orientations of one''s own and friend''s faces after they were primed with independent and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s. We found that an early frontal negative activity at 220–340 ms (the anterior N2) differentiated between one''s own and friend''s faces in both cultural groups. Most remarkably, for British participants, priming an interdependent self-construal reduced the default anterior N2 to their own faces. For Chinese participants, however, priming an independent self-construal suppressed the default anterior N2 to their friend''s faces. These findings indicate fast modulations of culturally specific neural responses induced by temporary access to other cultural frameworks.  相似文献   
97.
98.
目的:探讨颈椎椎后肌肉组织Na -K -ATP酶活性变化与颈椎病的关系。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PubMed1988-01/2004-12相关骨骼肌损伤与肌组织Na -K -ATP酶关系的文献,检索词“Na -K pump,Na -K -ATPase,muscle”,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English。同时计算机检索CNKI1990-01/2005-12相关Na -K -ATP酶与骨骼肌损伤的关系及颈椎病发病病因的文献,检索词“Na -K -ATP酶,骨骼肌,颈椎病病因”,限定文献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Na -K -ATP酶与肌组织损伤关系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纳入标准:Na -K -ATP酶活性变化与骨骼肌损伤密切相关的文献研究。排除标准:重复研究,Meta分析类文章。资料提炼:共检索到939篇关于Na -K -ATP酶与骨骼肌损伤相关方面的文献,最终纳入20篇符合标准的文献。资料综合:众多研究表明,Na 、K 与骨骼肌的兴奋、收缩、疲劳有密切关系,而Na -K -ATP酶又是调节细胞内外Na 、K 浓度必不可少的高分子蛋白,也就是说,骨骼肌一系列活动均离不开Na -K -ATP酶,Na -K -ATP酶活性变化与骨骼肌损伤是相互影响的。而强迫屈颈体位作为颈椎病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可使颈椎椎后肌肉Na -K -ATP酶活性降低,酶活性降低致使肌细胞损伤,并最终导致骨骼肌损伤而发病。结论:以颈椎椎后肌肉酶活性的变化来阐释中医药对颈椎病确切疗效的相关研究未见,这有待于进一步研究,以充分展示中医药在颈椎病等相关疾病中的治疗优势。  相似文献   
99.
目的:作为"种子细胞"的肿瘤干细胞对研究肿瘤发生及其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总结近年来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对肿瘤干细胞的概念、特性及应用进行综述。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1980-01/2006-12期间的相关文章,检索词为"cancer stem cells",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并查看每篇文献后的引文。纳入标准:肿瘤干细胞的研究进展及临床价值。排除标准: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6篇相关文献,30篇文献符合纳入标准,排除的76篇文献为内容陈旧或重复。符合纳入标准的30篇文献中,分别涉及肿瘤干细胞的定义及来源、研究进展、临床治疗价值等内容。资料综合:肿瘤干细胞具有分裂增殖、自我更新以及分化成其他细胞的能力,目前已证实其存在于白血病、乳腺癌、脑癌、前列腺肿瘤等肿瘤组织中。目前的抗肿瘤治疗方法主要针对的是大多数已经分化的肿瘤细胞,而不能影响到肿瘤干细胞,即治标不治本。肿瘤的复发、转移以及耐药等特征都很可能与肿瘤干细胞有关,因此肿瘤治疗的关键应是针对肿瘤干细胞进行灭杀,又要保护正常干细胞,但此两种细胞表型极为相似,故应找到更为特异的靶点。结论:肿瘤干细胞不仅已经从血液系统的恶性肿瘤中成功分离出来,在大量实体瘤中也证实了肿瘤干细胞的存在,其耐药机制之一是表达一种或多种药物运载蛋白,对于肿瘤的发生及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思路和方向。  相似文献   
100.
目的:研究发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终点事件相关。试验拟验证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与初诊汉族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危险因素的关系。方法:①试验对象:选择2006-06/2007-06本院住院的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187例,男114例,女73例;平均年龄(51±14)岁;平均体质量指数(24.7±4.7)kg/m2。均符合1997年美国糖尿病协会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排除既往已存在心血管疾病者。患者对治疗及试验均知情同意。根据眼底照相检查结果,将所有受检者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及非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进行统计分析。②试验方法及评估:所有患者询问一般情况,测量颈动脉内中膜厚度以及相关生化指标,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纳入2型糖尿病患者187例,均进入结果分析。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血压、糖尿病家族史、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尿白蛋白、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呈显著正相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未见显效因素。结论:单因素回归分析中颈动脉内中膜厚度及其他4项指标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而多因素回归分析这些因素未进入主效基因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